思必驰发布首款AI专用芯片 AI芯片落地战才刚刚打响
2019-01-07
因中兴被美国禁运芯片而发生的一系列变故,让国人认识到了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存在严重短板。从去年3月找到合作伙伴中芯国际一同造“芯”以来,外界一直在关注思必驰这家中国本土企业研发的AI芯片将给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去年8月开始流片,11月点亮验证,终于,在今年1月4日,思必驰首款AI芯片首次露面。
2018年是AI公司走向行业,走向落地的关键之年,AI芯片是AI公司深度落地场景的重要一环。
思必驰的造芯计划,在2018年6月新一轮5亿元融资之后宣布。实际上,这一计划在2017年初开始酝酿,出于完整方案考虑,在2018年初正式确立。
最初,思必驰采取与传统芯片公司合作的方式,后因双方诉求和利益不一致,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还是决定以自身为主投资一家芯片公司。于是,2018年3月,思必驰携手中芯国际,合资成立子公司上海深聪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深聪智能),
双方组成一个三十多人的合作团队,思必驰作为新公司控股大股东。合资公司架构方面,由思必驰CTO周伟达担任这家新公司的CEO,由曾在中芯国际与台联电任运营研发主管的吴耿源任执行副总裁,由美国普渡大学电子工程硕士、曾任SMIC设计服务副总裁的朱澄宇担任CTO。
新公司主要是面向终端设备,依托思必驰的AI算法,开发设计软硬件深度耦合的语音AI芯片。现场,深聪智能CTO朱澄宇讲解了当天的主角TAIHANG系列AI芯片。
这是一款语音芯片,软硬件一体化是它的一大特征,主要面向智能家居、智能终端、车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各类终端设备,朱澄宇解释道,不是为了取代智能终端中的主控芯片,而是把主芯片中关于语音处理的能力剥离出来,在这颗芯片中实现。
它采用双CPU+高性能DSP的主要架构,采用40nm工艺,通过指令集的扩展,集成思必驰语音识别、本地语音唤醒、信号处理等能力,未来还会加入本地命令识别、声纹识别等,支持双麦、四麦、六麦等麦克风阵列。
朱澄宇称,这颗芯片采用大容量片内静态存储,无需片外存储,正是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 同时集成性能、降低功耗。它主要针对家居环境进行算法优化,从而降低成本及功耗,提升电视、盒子、白电、平板、灯具等家居产品的用户体验。
财视传媒了解到,目前第一代芯片TAIHANG主打算法和芯片架构深度融合,第二代芯片将从算法模型到基础IP。吴耿源透露,第二代芯片目前也已在研发中。
AI芯片是思必驰2018年最重要的产品,但不是全部成绩。
思必驰CEO高始兴总结,凭借国家人工智能政策的助推,思必驰已跻身AI国家队序列,与华为、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一同获评国家发改委人工智能重大创新工程项目等,两项人工智能项目入选央视。
而在原创技术方面,在上交大-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之后,北京研发院、思必驰-上海交大实验室均取硕果,多项技术均刷新单一研究组的国际记录,例如,2万小时数据可1天训练完成;14篇论文入选ICASSP刷新国家级自主创新能力新记录……
当天,思必驰也公布了商业化布局与进展——打通了全链路对话技术,深化软硬结合,借助DUI平台推进定制规模化,通过“会话精灵”提供交互式信息服务,实现快速落地。
数据显示,思必驰在车联网后装、智能音箱、儿童平板/故事机、知识机器人等领域市场占有率均第一,在汽车前装、电视/白电、智能客服等重点领域市场增速第一。
高始兴直指当下行业发站的瓶颈问题,称思必驰还要整合智能终端方案能力与会话精灵智慧服务能力,形成All In One解决方案,未来的应用落地不仅限于终端躲在的智能家居领域,还会持续不断地进入酒店、地产、物流、养老、医疗、教育、安全、社区等更多行业,开展企业级服务。
目前思必驰技术产业化落地与布局在高始兴看来可以用四个“AI”总结,分别是AIOT、AI芯片、AIBOT、AI生态。目前AIOT、AIBOT已逐步落地商用。
AIOT方向,主要通过DUI平台推进。根据官方提供的信息,经过一年时间,目前已累计注册开发者17000+,创建了20000+技能,终端设备激活量超8000万,已打通16个智能家居平台,并已服务于华为、美的、长虹、酷狗、优学派等合作伙伴。
而AIOT主打车载场景+家居场景。
在车载市场,思必驰从后装开始目前已切入前装市场,并与一汽、北汽、长城、大众、小鹏、海马、电咖等汽车企业,以及华阳、博泰、航盛、北斗星通等Tier1厂商建立了合作。
在智能家居市场,针对带屏设备推出的“晓听助手”,具备远近场无缝切换、One shot一语即达、免唤醒所见即所说、多轮对话等功能,使语音搜索更智能,并可快速定制UI/UE,增强产品个性化特征。
AIBOT方向主要是智慧企业服务。目前会话精灵已打造会务助手、招聘助手、销售助手等案例,服务于CCTV生活圈、央视科教、阅课等微信公众平台。
另外的AI生态,也是思必驰近两年在做的事情。在元禾母基金、苏州工业园区引导基金帮助下,思必驰成立了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驰星创投,目前已经注资18家企业,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半导体、教育、医疗行业产品方案等领域,其中6家已完成下一轮融资。
“十年前思必驰成立的时候,还是人工智能的冬天,彼时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寥寥无几,十年后的今天思必驰活到现在的凤毛麟角。”
资本寒冬成了近期热议的话题,思必驰作为头部公司,也不得不提升造血能力,为寒冬储备粮草。
高始兴表示,对AI技术类企业而言,只有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提升产品体验,让用户愿意买单,实现盈收,才是生存之道。
2019年思必驰的战略路线是,以对话交互技术为出发点,不断推出更多新场景方案,渗透多领域,从技术互补、行业协同、应用内容等角度开放合作,构筑交互智能生态。
从行业来看,2017年以来,无论是传统芯片公司、芯片创业公司还是AI技术公司都逐步推出AI芯片产品,2018年也被称为AI芯片元年。但现阶段AI算法不够成熟,做AI芯片还是需要软件团队与硬件团队联合开发。
思必驰今天发布TAIHANG 芯片时称“这是一系列芯片”,明确了三步走的路线。第一步是围绕市场需求,通过软硬件结合做到低功耗、本地唤醒、本地指令识别,第二步是加入声纹识别、连续本地识别、安全特征等,第三步则会加入多模态能力。思必驰判断软硬件结合会是未来芯片主流的方向。
2019年势必会有更多的AI芯片推出,到时就看谁能落地更多场景,真正解决实际痛点,被行业和市场认可。AI芯片落地战才刚刚打响。